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台灣電信產業研究-以電信三雄為例

電信產業如同食品產業一樣,屬於穩定的基本需求之一。在許多國家都視為特許的重點產

業,需要經由國家頒發特許執照才能經營。因為其中牽涉到國防、飛航等敏感議題,故屬於

國家特許行業

根據Wiki的台灣電信業者列表條目
依中華民國《電信法》等法規所規範,主管機關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電信法》規定電信業分為第一類電信事業及第二類電信事業,其中第一類電信事業採特許制[1],第二類電信事業採登記許可制。
第一類電信事業包括了固定通信網路(固網)、行動通信網路及衛星固定通信等。據NCC於2009年3月的統計資料,第一類電信事業共91家,111張執照。
第一類電信事業經營者是架設實體基地台提供通信以及行動網路服務的業者,其中包含了常

見的提供行動通信業者-台灣主要三大電信業者,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電信三雄

而這篇 The News Lens關建評論的文章 (郭台銘為何讓電信業大跳腳-電信業者的戰國時代 )中

更仔細的介紹了第一類與第二類電信事業經營者的差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研究



今天本文的內容主要專注在探討三大電信業者的獲利來源,以及公司的經營績效與財務狀

況近年隨著智慧型手機以及各種移動設備的崛起,行動網路佔了人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在台

灣,提供行動網路的主要三家廠商分別是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以及遠傳電信,下面會針

對各家進行一個簡易的分析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的前身是原交通部電信總局的公務機關,於1996年,依據「電信三法」–《電信

法》、《交通部電信總局組織條例》、《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條例》進行公司化–轉為國營

事業的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起積極推動民營化政策,逐步釋出政府持有股

份,直至2005年8月12日政府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才由國營事業移轉為現今的民營企業

以下是中華電信主要的營業項目
  • 行動電話
  • 3G/4G行動網路  (2014年台灣4G網路開始營運)
  • 寬頻網路
  • 市內電話
  • MOD - MOD為中華電信所提供的數位多媒體服務平台。該服務是透過雙向的寬頻網路將各種影音資訊傳至機上盒,再呈現在電視機上 - 截錄自Wiki 中華電信MOD。  根據聯合報於2015年6月的報導,目前用戶個數已經超過 129萬人。
  • 行動商務


若以呈現圖表,根據中華電信所公佈的公報,如下圖所示

圖1、2013年中華電信各項業務所佔比例
圖2、2013年中華電信各項業務市佔率

接著對中華電信的財務狀況進行一個粗淺的研究

即使民營化之後,由於中華電信目前仍屬於電信業龍頭,市佔率擁有一定的優勢

下圖則是中華電信歷年每季每股盈餘(EPS),目前近五年(扣除2015年)的EPS為5.238元

圖3、中華電信歷年每季EPS

中華電信歷年現金股利的發放目前近五年維持在4~5塊之間,根據股價換算現金殖利率則是約

5%上下。 (現金殖利率 = 股利 / 當時買入股價 x 100% )

圖4、中華電信歷年現金股利

最後,身為一個上市公司,中華電信的官網也有提供每個年度的財務資訊,有興趣的讀者可

以自行前往

同場加映 財報狗培訓之窩的中華電(2412)-長期投資分析

台灣大哥大

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為母集團富邦集團在2007年併購原台灣固網、台固媒體以及台灣電

訊後所形成的電信公司,成為首例跨足行動通訊、固網、寬頻上網、有線電視產業的業者 -

截錄自Wiki 台灣大哥大

以下是台灣大哥大主要的營業項目

  • 行動電話
  • 3G/4G行動網路
  • 寬頻網路
  • 有線電視
  • 行動商務

圖5、台灣大哥大集團各事業群總覽

關於台灣大哥大的營業項目,官網有歷年的公司年報,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前往

接著對台灣大哥大的財務狀況進行一個粗淺的研究

圖6、台灣大哥大歷年每股盈餘

台灣大哥大目前近平均五年(同樣扣除2015)的EPS是5.226元,有追上中華電信的趨勢。若從進

兩年的狀況來看,2013以及2014年的每股盈餘分別比中華電信高出0.67元及0.58元 。

圖7、台灣大哥大歷年現金股利

台灣大哥大近年現金股利的發放狀況也是開始勝過中華電信

雖然EPS與歷年現金股利兩家都擁有不錯的表現

若由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

中華電信的董事中,代表官股的交通部佔了35%左右的股份,目前現任董事長蔡力行也由交

部指派。相比之下,台灣大哥大有更大的機會能夠得到更好的營運績效


同時結合富邦集團的凱擘有線電視、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台)

未來在整合電視、電信與線上購物,台灣大哥大有相對優勢

同場加映,楚狂人所寫的 中華電(2412)對上台灣大(3045),誰才是定存股首選?


遠傳電信

遠傳電信為遠東集團於1996年與美國電信商AT&T共同成立的電信公司。持有負責高速公路電

子收費系統的遠通電收六成一的股份

以下是遠傳主要的營業項目

  • 行動電話
  • 3G/4G行動網路
  • 寬頻網路
  • 數位內容服務

圖8、遠傳電信業務總覽

詳細的業務內容,可以參考遠傳官網的公司公報

但是官網最新只有列出2013年的公報,這裡是值得疑問的點

以下是對遠傳電信的財務狀況進行一個粗淺的研究


圖9、遠傳電信歷年每股盈餘

可以看得出來,身為老三的遠傳,每股盈餘比起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少了不少

這也是為什麼股價比起前兩位差的根本原因

圖10、遠傳電信歷年現金股利

雖然現金股利的發放上,遠傳能夠給的比起前兩家少

但是如果比較現金殖利率的話會發現遠傳並不會遜色太多



電信業是擁有相對穩定需求的行業,因此短期之內的變動狀況並不會太大

由於目前電信三雄在歷經2014用來標下4G頻譜特許執照費用以及建構基地台的基本投入

拉低了毛利率,來到30%出頭左右

因此仍需要注意每年度的毛利率狀況


同場加映,財報狗培訓之窩 - [今週刊] 電信三雄還值得投資嗎?

另外,內文以及底下有個版友回覆,我認為值得注意

[內文]  那為什麼中華電信的獲利沒有如台灣大和遠傳般穩定成長呢?首先我們要瞭解,中華電2011 EPS大幅成長是來自於減資,並不是來自於獲利提升。再來就是中華電獲利沒有成長的原因是來自於無線通信外的業務陷入了衰退。台灣大、遠傳的無線通信業務 都店營收約80%,而中華電只佔不到40%,中華電其它60%的業務如MOD、市話、長途電話、等都因為降價而小幅衰退。
[板友回覆]  關於本文中談到電信三雄股價飆漲的原因,個人不太能完全苟同您看法,至於原因則是因為近幾年電信三雄透過減資降低股的財務操作手段,來營造出 EPS 成長的假象,因此電信三雄 EPS 成長與否必需將其股本還原以後,才能客觀的解讀該產業或是該公司是否屬於穩定成長的產業或是公司,另外亦可以直接以歷年年度的營業利益或是稅前盈餘的成長率,來判斷該公司是否屬於穩定成長的產業或是公司。

本益比的角度來看,目前電信三雄的本益比大約是20左右,尚屬高本益比
Ex. 2015/8/20 中華電信 收盤價 97.9來計算
簡易本益比估算方法是  當下股價 / 去年2014的EPS
即  97.9 / 4.98 = 19.67 
而如果成長動能如果停滯,例如3G換4G業務已經飽和

那麼比較合適的時間點是等本益比約15左右的時候再入手


[註1] 電信法第12條:第一類電信事業應經交通部特許並發給執照,始得營業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一代拳王的興衰史-威盛電子

最近因為HTC的關係,開始關注這家同樣由王雪紅所創立的公司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

為什麼威盛電子會成為一代拳王?


圖1、拳王梅威瑟 - 圖片截錄自BBC中文網


從過去的發展歷史可以略知一二

若要深入了解一家公司,便需要回顧一下威盛電子的歷史

本文中主要記錄我個人認為重要的歷史里程碑或是新聞報導

PS. 條列式的歷史部分可以參考Wiki

-----------------------------------------------------------------------------------------------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著名的積體電路設計(Integrated Circuit, IC)公司之一

公司主要產品為無晶圓低功耗 x86處理器平台(詳細產品資訊可以參考官網)


  • 西元1999年,威盛電子結合Micron、NEC與Samsung,籌組PC 133標準架構同盟*註1


西元1999年,代表台灣的威盛與代表美國英特爾(Intel)公司兩家IC正在競爭PC主機板架構

規格的主導權。當時主流PC100 的100MHz的下一代競爭者主要有 PC133(威盛)、

Rambus(Intel)、DDR和VCM。而最終由威盛的PC133取得短暫的領導地位。

台灣主要3家IC設計公司威盛、矽統與揚智的全球市佔率由14%快速爬升到32.3%*註2


  • 西元2000年時,威盛的最高股價達到629元,榮登台灣股市股王的寶座 *註3

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高達103之譜

(想要了解什麼是本益比的讀者可以參考理財寶的這篇文章,內含清楚的圖文說明)

簡單來說,在本益比103的條件下,若要投資威盛的股票賺回自己投入的成本,要花103年才

能夠回本,那時威盛相當風光


  • 西元2001年9月,英特爾對威盛提起訴訟案


但是好景不常,以PC133晶片成功拿下市佔率五成的威盛,英特爾當然不能坐視對手逐漸侵

蝕自己利基,於是對威盛提起了侵權的訴訟案。威盛開始陷入與英特爾的訴訟案中,開始了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故事的結局我想大家很熟悉...


根據自由時報的報載
最後威盛與英特爾在2003年達成交互授權10年的大和解。但在英特爾的圍剿下,威盛已不復當年的英姿,2000年時營收高達308億元,獲利65億元,到2003年時營收下跌至202億元,虧損達16億元,並從此一蹶不振,歷經多次減資後,近年股價已下跌至10元上下遊走。


什麼是全額交割股?

我簡短截錄Wiki上全額交割股的解釋
上市上櫃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因財務發生危機以致產生退票情形,或是未在規定時間內公告每一季的財務報表等因素,將會依規定被列為「全額交割股」 --- 截錄自Wiki

  •  西元2015年6月,股東砲轟 股價629變7.8元 威盛:會避免下市
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內容,由於威盛連續9年虧損,經營狀況未見改善,股價從最高629元

一路下滑至7.8元。另外,鉅亨網也同時報導威盛連續9年虧損的事實。

(關於威盛的歷年營收狀況,HiStock整理了至2008年的每季EPS紀錄,台灣股市資訊網

理了自1998年以來的平均績效統計)

圖2、威盛歷年每股盈餘(EPS)整裡表 - 截錄自HiStock
  • 西元2015年7月,威盛出售子公司威睿(VIA Telecom Co., Ltd.)

根據2015/7/31號的新聞,威盛決定將負責手機晶片設計CDMA技術開發的子公司威睿出售給

對手英特爾,英特爾從這樁交易當中取得CDMA2000的技術,成為全球唯三能夠提供4G 全

模工作方案的公司

-----------------------------------------------------------------------------------------------

[註1] 威盛電子結合Micron、NEC與Samsung,籌組PC 133標準架構同盟 - iThome

[註2] 威盛,邊競爭邊合作 - 數位時代

[註3] 台股萬點夢 沒有崩跌陰影

目前網路上搜尋的到2010年到現在,威盛的股價資料

以及官方公布的歷年財報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前往閱讀


圖片若有侵權,煩請來信告知,謝謝看完